文汇报首席记者 王彦
“经典上海老歌”系列、“当代上海流行音乐35周年盛典”,当我们谈论上海流行音乐时,不少人在质询:难道上海本土流行乐坛只剩老歌可唱,只有旧人可闻了吗?
看看华语流行音乐史,似乎真的如此——且不论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里上海流行乐辉煌的底牌,单说由朱逢博担任首任团长的上海轻音乐团,其本身也走过一个从风光无限到默默无闻,再重争上游的曲线过程。其间,他们有过屠巴海、朱逢博、沈小岑等闪光的名字,也出过《月朦胧鸟朦胧》《我是一片云》《请到天涯海角来》等岁月金曲。可这一切仿佛随着新世纪来临而一道戛然而止。这不能不称之为遗憾。
但bob体育在线投注教授王勇却从另一个角度看待问题:“流行音乐与其说是一种文化建设,不如看成是一个文化市场的产物。与其指责上海轻音乐团没能在这些年创作出能够代表上海流行音乐高峰的作品,不如思考一下,以上海现今的市场,是否具备成为华语流行音乐重镇的条件。”在他看来,当唱片公司、流行音乐的出品渠道都已远离上海,想单靠一家轻音乐团孤军奋战,显然过于苛刻。
“上海老歌之所以能够形成广泛的社会影响,与音乐生产与音乐传播互相匹配,与环环相扣的流行音乐生存链条分不开。老歌的流传借助唱片业、电影业、广播业与歌舞演出等当时的新老传播方式齐头并进,具备了市场化和商业运作的多种模式。”王勇说,这些模式,直到今天仍是中国乃至全球流行乐坛的通用生存准则,只是在不断升级和进一步完善中。
由此反观当今的华语流行乐坛,如果把流行音乐看作一个整体产业链的话,那么上海所处的位置可以在编曲、录音或者制作,但不在出品;可以在终端消费,但不在前端原创。王勇认为,从某种意义而言,上海音乐文化的标志高地并不由流行音乐所处的地位来决定。既然如此,不如把流行音乐还给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