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近两年来,上海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大大提速,当地正积极开展系列文化探索活动。公益话剧、滑稽表演、上音讲座……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市民公共文化活动,对接着老百姓的文化需求。市民们表示,通过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激发着他们对文化的探索热情。各文化单位表示,受众的热情一定会鼓励他们继续探索资源共享文化创新的系列活动,为市民们继续开列“饕餮文化盛宴”。
开卖
千张公益话剧票 引来戏迷连夜排队
公益话剧引导更多剧迷走进剧场
青年报记者 陈诗松
本报讯 上周六,明星版话剧《四世同堂》开售1000张公益票引来戏迷连夜排队。事实上,为了吸引更多观众走进话剧剧场,近年来不少剧目都推出了公益票,场场火爆。
千张公益票供不应求
“特别喜欢《四世同堂》,在北京和上海看过3遍,今年是200场纪念,公益票发售前一晚九点就来通宵排队了。”上周六,定于7月9日—7月12日在上海大剧院连演4场的明星版话剧《四世同堂》开售1000张80元公益票,发售当天一早,大剧院票务中心就迎来了火爆的排队客流。
尽管当天九点半才正式发售,但截至早上八点左右,1000张公益票的预约排队号就已发放完毕。排在队伍“第一方阵”的都是提前一天带着洗漱用品来通宵排队的剧迷,年纪最大的当属89岁高龄的王阿婆,前一晚9点半就来排队。
而在上月底刚刚举办过半价公益票开票的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同样也是浩浩荡荡的排队客流。当天早上九点开始售票,九点半时1000个排队购票号码已经发完。话剧中心市场部告诉记者,这是话剧中心从2011年以来第十一次半价开票了,“排队一年比一年长,2013年时从早上9点一直卖到第二天凌晨4点,总共销售了35333张公益票,从那以后我们不得不限号,每次开售半价公益票控制在1000个购票号码。”
亏了公益场赢了新观众
青年报记者了解到,此次《四世同堂》一口气发售1000张公益票,占到了总票房的六分之一,也是近年来该剧发售得最多的一次。公益票数量如此可观,对于剧院来说也不得不面对赔本的压力。对此,国家话剧院及该剧制作人李东表示,“发千张公益票对于整个剧目的盈亏肯定会有一定的影响,我们也贴补了不少,但从运营上来讲,国家话剧院是一个非盈利性的机构,拿出这么多的公益票也算是我们回馈观众的一种方式,想让更多百姓走进剧院。”
记者注意到,这本公益票“账本”也并非只赔不赚,李东透露,“公益场开设多了,会吸引来很多新观众,这两年他们也为其他剧目的日常场次带来了更多的新票房。”而陆莉萍也表示,每次半价开票会有6—8部剧目同时参与,“相比分开售票分开宣传,整合在一起的宣传效果反而更好,市场反响反而更好。”
经验中总结出更多人性化举措
记者注意到,多次开售公益票,各剧院在应对客流的人性化服务上也有了改进。此次大剧院方面除了售票大厅,还开放了多功能厅、休息厅供不同批次的排队观众休息等候,还提供热水。上海大剧院总经理张笑丁告诉记者,“除了硬件设施的配合上,我们也准备了号码牌包括了公益票的场次和具体内容,方便市民排队时提前选购,加快窗口售票速度。”
同样,为了给观众更有效率和更舒适的购票体验,话剧中心在半价开票时也从露天排队改为开放大剧场等候,还会通过微博实时更新进展,“有了新媒体实时跟进,观众拿完号会出去吃个饭,或回家打个瞌睡,既保证休息也不影响买票。”
开堂
滑稽表演搭建“供求”舞台
“开心客堂”:迎合“求”,满足“供”
青年报记者 郦亮
本报讯 滑稽表演艺术家方艳华、郭明敏搭档前天下午现身“开心客堂”。这对滑稽界著名搭档,两位老者今年已经分别76岁和75岁了,到了“吃鱼吃肉”(沪语“75、76”的谐音)的年纪,平时已登台不多,共同现身的时候则更少。所以他们的这次亮相,引起了观众的热情回应。
在刚刚结束的上海公共文化工作会议上公布了101个公共文化建设创新示范项目,“开心客堂”名列其中。由上海曲艺家协会和上海市群艺馆联合打造的这个项目,从去年起每月第一周的周日下午定期迎客。
在最近对于公共文化建设的一系列观察报道中,青年报记者注意到,要将公共文化事业做好,关键还是要解决一个供求的问题。像之前青年报报道过的上海公共文化三级配送体系,通过市、区两级机构发布文艺作品菜单,社区点单的方式,其实就是最大程度地迎合了市民对于文艺作品的口味。而此次“开心客堂”项目,是以“笑”为核心,通过一大批久违舞台的老艺术家的亲切讲述,普及和推广了曲艺文化,这当然也是一种“以观众为导向”的有益尝试。
但“开心客堂”的意义显然并不止于此。在解决了“求”的问题后,“开心客堂”还解决了“供”的问题。在前天的客堂现场,记者看到方艳华、郭明敏竟然都是抢着话筒来说唱表演,他们对艺术的热爱让观众动容。方艳华告诉青年报,“开心客堂”对观众是福音,对艺术家自己又何尝不是喜事。“我一直想做公益,免费教授观众,但是你知道,很长时间这种公益的曲艺平台并不多,‘开心客堂’正符合我的心意。”长期以来,老艺术家不是不想与观众见面,只是没有平台,“开心客堂”便充当了这个平台,让作为文艺内容供应者的老艺术家实现了再登舞台之梦。
上海曲艺家协会副主席黄震良表示,“开心客堂”绝不仅仅是每周一次的聚会,在过去一段时间里,他们提出“走出客堂”,已在乡村和社区里演出了多次。记者了解到,此次与“开心课堂”一同打包成为公共文化建设创新示范项目的还有上海曲协与黄浦区图书馆联合推出的“名家讲座”系列,以及“曲艺党课”项目。
开讲
用通俗语言解释交响乐
教授成明星 上音讲座显魅力
青年报记者 陈宏
本报讯 备受关注的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bob体育在线投注音乐开放周”,昨天正式开幕。上午,由上音副院长、著名音乐学家杨燕迪教授亲自做的讲座《交响音乐在中国——百年世纪回望》,吸引了上百市民参与,青年报记者和市民一起听完讲座后发现,杨教授俨然已成超级明星,一下课就被众人围着求签名、求合影。
有人一个半小时全程录音
上午9:45,记者赶到上音图书馆学术厅门口时,已有8成的市民抵达。一位自称是上音学生的年轻人,说自己原来没注意到活动没能预约,请志愿者通融,志愿者为难地说:“所有座位都约满了,真的没有了。”
作为在全国各大剧院都有过音乐普及讲座、在乐迷心中威望极高的专家,杨燕迪向来善于用通俗浅显的语言,来讲述复杂的音乐问题。昨天,他以1976年10月创作的《北京喜讯到边寨》,切入主题,重点介绍了中国人创作的著名交响曲《春节序曲》、《梁祝》、《红旗颂》等,以及交响乐在中国的发展历史。边听音乐边讲解,再贯穿史实,一代宗师黄自、上音老院长贺绿汀、著名作曲家朱践耳等大家,让市民听得非常投入——有人全程笔记,有人遇到讲解性的PPT就拍下来,还有人甚至全程用录音笔录了下来。
青年报记者大概看了一下,全场有三分之二是年轻人,甚至有不少学生面孔,但一个半小时的讲座,没有人觉得漫长,杨燕迪在讲完后,很多人甚至都不愿意离座。
教学式讲座特别有魅力
“以往我都是在剧院做讲座,今天在学校给普通市民讲,我尽量用了通俗的语言,甚至还先解释了一下什么是交响曲,这种方式还是比较有意思的,气氛我也很满意。”杨燕迪告诉记者,“讲的内容我在外面也讲过,大纲不变,但为这次我也做了点修改,讲交响曲时,还增加了小品等。”
杨教授讲得认真,市民反应也非常积极。第一位预约到的上海交大员工孙月霞,预约了两个项目,其中就包括这次讲座:“预约网站页面指示浮标明显,内容丰富,对市民而言是非常新颖的形式。至于讲座,我因为对交响乐了解不多,一直觉得它是精英艺术,普通大众可能听不懂,需要引导,所以,杨教授带着历史感看中国交响乐,这种教学式讲座特别有魅力。”
据上音介绍,除了上海之春的开放周,学院还举办了市民公益音乐课堂,将更多的音乐资源,共享给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