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艺术》(bob体育在线投注学报)2017年第2期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21-04-16浏览次数:1579

思维·观念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资助项目及全国高校社科期刊评优特色栏目)

曹本冶:“声/声音”“音声”“音乐”“仪式中音声”:重访“仪式中音声”的研究/6
文章通过“重访”“仪式中音声”理论模式,重申模式的思维渊源及其在学科脉络中的属性和定位,理清一些诸如“声/声音”“音声”“音乐”“仪式中音声”的关键概念,并对“仪式中音声”研究的拓展做一个瞻望。

 

张伯瑜:何为应用民族音乐学? /18
文章基于作者个人理解,对应用民族音乐学提出了自己的认识,即把音乐活动分成音乐制造过程和制造的组织过程两个环节。对前者的研究为民族音乐学研究领域,而后者为应用民族音乐学领域。

 

管建华:中国音乐人类学主体性的反思与建构/29
该文写作的主要目的在于促进对中国音乐人类学(民族音乐学)主体性的反思与建构。其中包括五个部分:主观对客观研究的反思;音乐本体与音乐分析的哲学反思;主体与主体互为主观的研究的建构;音乐多样性和经典多样性的思考;中国民族音乐主体性建构的愿景。

 

黄婉:手“啭”心语:琉球古典音乐安富祖流记谱法及其演奏实践中的身体认知/38
文章结合音乐人类学论域中的“参与式观察”和民族志方法,从表演实践主位体验,探讨安富祖流不参与发声的手势记号(“手样”)与音乐的多重关系,以及音乐认知习惯与流派忠诚观念下的琉球古典音乐演奏实践。

 

魏琳琳:民族音乐学“音乐与认同”的研究路径译介——以1982~2015年《民族音乐学》(Ethnomusicology)个案研究为例/52
作者从“音乐与认同”主题研究入手,选取美国民族音乐学学会(SEM)官方刊物《民族音乐学》(Ethnomusicology)1982~2015年间刊载的标题中含有“认同”一词的论文进行译介并进一步思考。


分析·研究


贾国平:民俗风情的精神升华——郭文景《社火》音乐分析/60
作曲家在《社火》中,通过常规乐器的噪音发声法与多种中国打击乐器的运用,营造出了别具一格的音响世界。文章剖析了这首作品所运用的作曲技术、音乐语言与音乐材料构成,试图揭示作曲家基于音高思维传统,通过强化音色与音响写作思维的创作手法形成一部具有独特音乐风格与个性化音响艺术作品的过程,以及这种创作手法的积极意义。

 

饶韵华:水墨山水的音景——梁雷的多元媒体创作《听景》分析/76
《听景》是作曲家梁雷创作的一部多元媒体电子音乐作品,作曲家通过对黄宾虹《山水册页》的高精度采样,获取音乐创作的灵感及音乐声音来源。

 

梁晴:一-音-多-声:梁雷《记忆的弦动——钢琴与民乐队协奏曲》解析/83
文章通过一串记忆、一音、多(弦之一)、声(弦之二)、一/多(弦之三)、音/声,以及音(弦之四)7个部分介绍分析了梁雷的《记忆的弦动——钢琴与民乐队协奏曲》,并以“一音多声”概念对该作品从技术、意义及其内部投射进行整体分析和概括。

 

郑龙吟:开放的预置——并列曲式的结构特征和结构类型/98
并列曲式作为一种重要的曲式类型,不仅存在于不同民族的传统音乐当中,同样存在于不同时期的专业创作当中。而且,并列曲式所特有的突变性与开放性特征对于音乐进程的特殊功效是其他曲式类型所难以企及的,有着自身独特的结构功能和审美效应。

 

历史·传统


孟凡玉:论杨荫浏的仪式音乐研究/115
杨荫浏先生在仪式音乐研究领域涉猎广泛,对民间道教、佛教、基督教、祭孔仪式音乐均有较深入的研究,他对仪式音乐研究具有独特的眼光,高度重视仪式音乐中保存的形态较完整的传统音乐,无可争议地成为仪式音乐研究的先驱。

 

杨晓琴:舒伯特艺术歌曲中的戏剧性特征/124
在舒伯特的艺术歌曲中,有一部分艺术歌曲因具有戏剧音乐的特点而与传统的利德大相径庭。文章通过对戏剧性艺术歌曲在歌词、人物角色、戏剧情境以及音乐手法等方面的具体分析,剖析其戏剧化特征的具体体现,展现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张玄:论传统叫卖调艺术存续中的音乐符号重构/137
文章是对叫卖调存续的音乐解读。回归音乐本体,运用中国传统音乐形态分析方法,解读这些符号的抽象、留存乃至变化的方式。

 

肖阳:“中国近现代音乐文献研究中心”在bob体育在线投注成立暨系列学术研讨会综述/153

 

姜蕾:筚路蓝缕以启后学——“叶纯之先生纪念活动”会议综述/158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