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艺术》(bob体育在线投注学报)2024年第1期

发布者:李诗原发布时间:2024-10-25浏览次数:31

目次


中国古代音乐研究:琴乐·礼乐

——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专栏(20



戴微 古琴谱式的沿革与琴乐传承方式的衍变

古琴谱作为记录古琴演奏过程的重要载体,自唐人手抄卷子谱《碣石调幽兰》开始,至20世纪上半叶出现的五线记谱法,历经千余年的稳态传承,形成“文字-减字-合参-线型”的发展脉络。不同历史时期的古琴谱式既有其内在关联,又有谱面上的差异。在挖掘谱式沿革与发展过程中的文化成因和内涵、辨析各类谱式变革得失的同时,亦可洞见蕴含在谱式沿革中的琴乐传承方式衍变。


孔义龙、向娟慧 琴徽数理的早期应用

汉代七弦琴已定型,汉魏之际琴面即饰有13徽,间距不一的琴徽暗含立体属性与等分原理。琴徽虽出于汉魏之际,但其一弦上的等分数理渊源甚久,可上溯至商编铙与西周甬钟。“一弦均钟”可能是商周真实存在的、乐师为乐钟作音列设置的准器,也可能不以实物存在,而只是口传心授、隐藏于思维之中的虚拟数理。曾侯乙墓的五弦均钟与两周之际钮钟正鼓音列上的五声,表明两周之际既是五弦均钟应用时间的上限,又是“一弦均钟”应用时间的下限。由于先秦古琴形制尚未统一,钟琴两类乐器在数理应用上存在时间差。从一弦等分节点到商周钟铙四声,从五弦等分节点到东周编钟七声乃至旋宫,钟乐的辉煌始终依赖弦上节点与神瞽们数理认知的支撑。这展现出琴徽使用之前琴徽数理的早期应用和历史贡献。


过安琪 魏晋琴乐中的山水气韵

魏晋时期,“人之觉醒”盎然生发,魏晋玄风席卷,一代魏晋风度始开。作为魏晋风度的具体表现,山水赏会成为名士生活之重要内容。作为文人音乐的典型代表,“琴”在不安的时代情绪里,彻底摆脱了“修身理性”之枷锁,焕发出“法天贵真”之生机,山水之气韵尽染于其间,名士之精神由此出矣。


杨成秀 隋代登歌的历史渊源及其施用探析

登歌是雅乐的重要内容,取登堂而歌之意,通过表演空间的定位,体现出“贵人声”的思想。这在西周大祭祀、大飨、乡饮酒礼等礼仪中均有体现。汉魏以后,伴随五礼制度的建立和发展,登歌逐渐固定成为礼仪用乐中与宫悬相区别并具有特定乐器组合及歌唱的表演类型,唐宋之际广泛运用于吉礼、嘉礼、宾礼等重大礼仪中。据史籍记载,隋代登歌吸纳了魏晋南北朝礼乐变革的成果,在乐器构成和施用制度上为登歌在唐宋的发展奠定了基本轮廓,具有承上启下的意义。


温显贵 、邱婧 康熙朝太常祭祀乐制建设中乐律的制度化——以《律吕正义》的生成为中心

清王朝建立以后,乐制建设在艰难中缓慢转型。康熙前期的太常祭祀乐制有所创制,如定太常寺乐舞生、定乐器,以及在理学阴阳思想观照下提出对乐律的再讨论。康熙后期,重考乐律,将理学阴阳思想作为康熙十四律的理论支撑,依据精密计算,用字谱、旋宫体现其实践性。《律吕正义》成书以后,康熙迅速将新律用于太常祭祀,并亲定全部雅乐。《律吕正义》的诞生标志着帝王意志对乐律的重塑,体现出帝王治世与文化思想的相互呼应,也是“乐律”这一科学性概念的制度化体现。


思维·观念

(全国高校社科期刊评优特色栏目)


张巍 、丁凡 音乐教育艺术硕士核心课程“专业主课”要旨诠释

在艺术硕士音乐教育专业研究生核心课程中,专业主课与协作课程相辅相成,互为补充,构成音乐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中最重要且最具特征的核心课程形态。其中,专业主课在课程理念、bobsports登录目标、课程核心内容、相关教学模式等方面完全有别于传统音乐学科专业教育中的主课。深刻认识和理解作为音乐教育艺术硕士核心课程“专业主课”的要旨,有助于课程体系重塑,有助于应对核心课程体系建设中的各种挑战。


陈孝余、赵元 中国茶歌发展的四种逻辑——兼论浙江茶歌地理与艺术特

作为中国传统音乐的重要品类,茶歌文化的发展体现出历史、类型、风格和媒介四种逻辑。茶歌源流于两晋并在历代文人参与中体现出:音乐地理特征的茶源性、流变性与创新性的多元发展历史逻辑;“歌—灯—戏”的衍进方式体现出以“采茶”为中枢的表演化发展逻辑,以及支脉性、采茶性等类型逻辑;茶歌在变迁中形成了大艺术范畴而非纯粹歌的概念,表现为综合化、文学性、歌舞性、谣曲性山歌等以茶歌为圆心向外涟漪扩展的风格逻辑;茶歌传播实质是以茶为媒成茶事,以茶事为媒成茶歌,以茶歌为媒成茶戏与新茶歌,以媒介为媒发展与传承的媒介逻辑。


陈永 中国中古音乐史研究的“新感受力”——评《伎乐与乐伎:中古音乐的历史映像》

作为中国音乐断代史之一的中古音乐史,具有不同一般的时空维度和“中世性”的历史文化特质。夏滟洲著《伎乐与乐伎——中古音乐的历史映像》,以新的学术视域、学术术语和学科范式,将公元3~9世纪的中国中古音乐制度、音乐人、音乐活动、文化区域等历史事项,置于历时性与共时性相交互的学术场域,集中研究中古音乐的主体——伎乐与乐伎的历史变迁和文化特质,构建了中国中古音乐新的“历史映像”,显示出有别于同类研究的“新感受力”和学术张力。


雷佳  从民族歌剧表演看民族唱法的多样化

歌唱方法看似是一个技术层面的问题,但唱法的运用关乎表演者对风格的选择,关乎表演者的审美意识。对于民族歌剧表演者而言,民族声乐的创新发展就在于追求唱法的多样化。以板腔体思维为主创作的歌剧《党的女儿》、以旋律化思维为主创作的歌剧《边城》、以交响性思维为主创作的歌剧《映山红》作为风格不同的三部民族歌剧,其主要角色的塑造需要以多样化的民族唱法。


分析·研究


彭程 俄罗斯第一音乐先锋派创作技法的先锋性

俄罗斯第一音乐先锋派作为20世纪初欧洲音乐创作技法革新的“领跑者”,它的形成源于对自由音乐的追求、对新规则的探索,以及先锋思想与社会主义群众音乐的结合。卢里耶、罗斯拉韦茨、韦什涅格拉茨基、莫索洛夫、阿夫拉阿莫夫等音乐家在无调性、十二音、微分音音乐、噪音音乐、无主题主义等技法领域展开深入探索,发出了整体序列音乐、具体音乐、频谱音乐的先声。俄罗斯第一音乐先锋派技法的创新与社会变革思潮融为一体,既受到当时欧洲文化环境与俄罗斯民族乐派创新传统的影响,又得益于俄国革命思想的激励与新政府的支持。


王翠华、王中余 西方曲式理论的新近发展及其启示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曲式理论发展迅速。为弥补教科书式的曲式理论之不足,西方理论家力图对其进行改进和重构,或摒弃既有观念,提出全新的曲式见解。采用相互接力或并行发展的方式,不断推动曲式理论发展。在西方新的曲式理论和方法启示下,中国的曲式理论也呈现出对既有理论的质疑与挑战,对理论话语体系构建的强调、多样性方法与优化的理论建构思维、丰富的作品资源和深度分析,以及理论家之间的互相承认与借鉴。


沈伟 论库尔塔格三部作品的“引用”现象——基于德勒兹“块茎”理论分析与阐释

当代匈牙利著名作曲家库尔塔格的音乐创作中存在一种独特的“引用”现象,可理解为库氏本人惯用的音乐创作手法。从形式上看,这种“引用”汇集了借用、拼贴、现成品挪用等一系列音乐创作手法,但其实质却隐含诸多与作曲家创作思维及理念休戚相关的复杂问题。库氏音乐创作中的“引用”现象在其三部室内乐作品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并能得到法国哲学家吉尔·德勒兹的“块茎”理论的分析与阐释。


杨曦 歌剧艺术的“沉浸”与“幻觉”

歌剧曾是古典艺术的典范。但随着科技的发展,歌剧也不得不寻找新的戏剧表达方式。虚拟艺术中所特有的“沉浸”与“幻觉”就是当代歌剧所尝试探索的新的戏剧表达方式。但就图像艺术的历史发展而言,歌剧与生俱来就在幻觉中延展。故今天作为“虚拟”的“沉浸”和“幻觉”在歌剧中的出现,是为必然。但科技只能助力和加持艺术,而不能替代艺术。将“沉浸”与“幻觉”引入歌剧并作为戏剧表达方式,也只是当下歌剧创新思维中的一种。


历史·文化

——西方音乐学会第七届年会推选论文选登


陆平 音乐表演视域下的贝多芬晚期风格若干面向——以《A大调钢琴奏鸣曲》(Op.101)为例

贝多芬晚期风格是贝多芬研究领域的重要话题,其中“结构的重建”“技法的重拾”“乐思的重塑”等具体手法,都折射出贝多芬晚期的若干面向。“音乐表演”有其自身的视域属性,可以用独特的视角观察作曲家、作品、表演者和聆听者之间的深层次关系,并借助手稿、乐谱、录音、乐器等介质与现有研究成果形成共振效应,以揭示贝多芬晚期风格的艺术价值。


董文浩 中世纪《音乐手册》中的若干音乐理论问题

公元9世纪的音乐理论著作《音乐手册》(Musica Enchiriadis)是目前可见文献中首次展示复音音乐最初形式“奥尔加农”的著作,也是联系古希腊音乐理论、中世纪初期波爱修斯的理论与11世纪圭多音乐理论的桥梁。对该著作展开研究,可以纠正学术界对中世纪音乐理论乃至中世纪音乐本身的许多刻板、片面、错误的认识,对完整、准确地认识西方早期音乐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Baidu
map